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助力推車,特別是一種小型電動智能助力推車。
背景技術:
1、在各個領域的生產活動中物料搬運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尤其是在建筑工地,農業(yè)生產中,這項工作長期存在,具有較強的的重復性,企業(yè)需求量較大。但一般常用的手推式助力車裝載量少,只能裝載零散的貨物,如砂,石,土方等。
2、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提升,如何在建筑工地等現(xiàn)場施工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勞動力的投入,成為了急需解決的生產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節(jié)約成本,提高生產力,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運料,可爬樓越障的智能助力推車。
2、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車底座,所述車底座的前側設有轉向通孔,所述轉向通孔與控制把手相連接,所述車底座前側設有制動腳剎,所述車底座下側焊接沉頭座,所述車底座與車斗活動連接,通過所述車底座的銷孔與車斗的銷孔通過圓柱銷連接,所述車底座與車斗之間設有可拆卸的載物蓋板。
3、所述控制把手上安裝有電動開關按鈕,所述轉向通孔使控制把手與車底座可轉向連接,所述車底座的底部安裝有與前萬向輪轉軸相連接的前叉板。
4、所述的后輪組件包括后輪軸與車底座焊接,電機安裝在所述后輪軸上,安裝在后輪軸兩端的行星輪;所述行星輪通過第一轉軸與后輪軸連接,所述行星輪由三個相同的小輪通過第二轉軸與后輪軸承支架轉動連接。
5、所述的車斗的頂部敞開,底部與車底座之間安裝有可拆卸的載物蓋板,裝配后車斗與載物蓋板相貼合,載物蓋板與車底座相貼合,所述的車斗前側布置左側伸縮抬手桿和右側伸縮抬手桿,所述左側伸縮抬手桿通過肋板與車斗連接;所述右側伸縮抬手桿的下方安裝有助手剎。
6、所述的前萬向輪通過第三轉軸與前叉板轉動連接。
7、所述的沉頭座內置電源箱,所述電源箱為50v蓄電池。
8、所述的電機的功率為1500w。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車底座、萬向車輪、車斗、行星輪組件和載物蓋板組成,車斗通過圓柱銷與車底座活動連接,不僅方便安裝和拆卸,而且方便卸料;載物蓋板和車底座通過間隙配合安裝,方便拆卸,可根據(jù)貨物的種類選擇車斗或者載物蓋板,操作簡單便捷,整個助力推車重量小且結構精簡,便于搭乘建筑運輸梯上樓送料,助力推車滿足高樓建筑施工的運輸要求,也滿足老舊居民樓內沒有電梯的運輸情況,除了用于地面運輸,也利于在車間或者較小場地使用。
1.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車底座(5):所述車底座(5)的前側設有轉向通孔(16),所述轉向通孔(16)與控制把手(1)相連接,所述車底座(5)前側設有制動腳剎(3),所述車底座(5)下側焊接沉頭座(7),所述車底座(5)與車斗(8)活動連接,通過所述車底座的銷孔(17)與車斗的銷孔(13)通過圓柱銷連接,所述車底座(5)與車斗(8)之間設有可拆卸的載物蓋板(2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把手(1)上安裝有電動開關按鈕(2);所述轉向通孔(16)使控制把手(1)與車底座(5)可轉向連接,所述車底座(5)的底部安裝有與前萬向輪(4)轉軸相連接的前叉板(1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后輪軸(24)與車底座(5)焊接,電機(10)安裝在所述后輪軸(24)上,安裝在后輪軸(24)兩端的行星輪(9);所述行星輪(9)通過第一轉軸(14)與后輪軸(24)連接,所述行星輪(9)由三個相同的小輪(18)通過第二轉軸(20)與后輪軸承支架(19)轉動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斗(8)的頂部敞開,底部與車底座(5)之間安裝有可拆卸的載物蓋板(22),裝配后車斗(8)與載物蓋板(22)相貼合,載物蓋板(22)與車底座(5)相貼合,所述的車斗(8)前側布置左側伸縮抬手桿(6)和右側伸縮抬手桿(23),所述左側伸縮抬手桿(6)通過肋板(12)與車斗(8)連接;所述右側伸縮抬手桿(23)的下方安裝有助手剎(11)。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萬向輪(4)通過第三轉軸(21)與前叉板(15)轉動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頭座(7)內置電源箱,所述電源箱為50v蓄電池。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行星輪的智能助力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10)的功率為1500w。